站点公告:
微信公众号gxdmw_com
高校动漫网 首页 校园 校园热点校园视野

“鸡娃”路线背离了教育正途

简介
最近,“鸡娃”一词正从补课圈、报班圈的调侃用语,堂而皇之地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。所谓“鸡娃”,即指“打鸡血”的孩子,他们不断被父母安排上各种补习班,参加各种等级考,拿各种证书。一线城市中的“鸡娃”现象, ...

最近,“鸡娃”一词正从补课圈、报班圈的调侃用语,堂而皇之地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。所谓“鸡娃”,即指“打鸡血”的孩子,他们不断被父母安排上各种补习班,参加各种等级考,拿各种证书。一线城市中的“鸡娃”现象,几乎成为一种集体焦虑的投射,家长们见面时的寒暄,已经变成:“今天,您鸡娃了吗?”据说,他们之间流传着一个看似荒诞实则写实的段子:“一个4岁的孩子英语单词量1500够不够?”“在美国够了,但在海淀(北京)肯定是不够的!”

若站在社会经济的角度看,“鸡娃”现象的出现,并非疯狂或焦虑的结果,相反,其几乎是一种理性选择。譬如,从全球的视野来看,欧美同样存在着“鸡娃”现象。据耶鲁大学统计,2012年美国父母陪娃的时间是1976年的3.5倍。也就是说,美国的小孩并不总叫人羡慕,那种无忧无虑的散养式教育,对他们而言,同样是一去不返。那为什么越是发达地区、发达城市,“鸡娃”越是普遍呢?应该说,这主要与教育回报率有关。

当一个地区的经济相对均衡,由勤奋、智慧所增加的收入,并没有大到可以影响生活质量时,人们去“鸡娃”的动因就很小。家长也好,学校也罢,多会选择相对宽松、自然的教育状态。而一旦整体经济起飞,由知识、技能所带来的收入会成倍、成十倍地拉开差距,甚至由此造成社会阶层的持续分化、转变、跃迁时,教育就成了香饽饽。其对社会、经济、家庭的较高贡献,让市场推动变相竞逐,让文化造就跟风心理,慢慢成为稀缺、优质资源的代表。大城市的生活,由于各项成本开支大,社会阶层悬殊比较明显,这种竞逐性自然就不断升级。

但教育不是经济的附属物,它有着自身的规律性。人性总是趋利避害的,出现“鸡娃”这一经济和社会现象,一点不奇怪,更不用苛责;但以此来代替教育本身的规律性,无视儿童的发展需求,单以分数、等级、证书等线性指标来“量化”和“打造”孩子,那就走火入魔、误入歧途了。

实际上,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起步较早,他们对“鸡娃”的研究是值得我们借鉴的。德国对教育曾有过一次激烈的讨论,教育应该是以游戏为中心(即“散养式”),还是以学科学习为核心(即“鸡娃式”)?他们比较了50个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与50个以教授知识为中心的幼儿园,并持续跟踪了多年。结果发现,孩子提前学习的优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、那么持久,最多只能保持到小学四年级。从四年级开始,他们的成绩会出现断崖式下滑,特别是在阅读和数学方面劣势更甚,同时,在社交和情感上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滞后,不如同龄的孩子了。

这一教训,我们古人早就用拔苗助长给解释过了。人,虽贵为万物之灵,但也和万物一样,都着自己的生命季节。教育的任务,不过是在合适的时间、合适的条件下,给予学习者恰如其分的帮助。我们所担心的,不是“鸡娃”这一现象本身如何,而是它可能造成“鸡娃效应”,误导更多的家长、更多的地区不顾自身实际条件,盲目投入到无休止的教育竞争中,加重孩子和家庭的负担。

在社会、经济转型的时代浪潮下,给娃打鸡血并不可怕,关键在于“把娃当娃”,让童年回归本质,摒除过早的功力算计,抛弃空洞的道德说教,一切均按教育的规律办。大家不妨在寓教于乐、在躬身示范、在潜心引领无声滋润之下,让孩子爱上学习,自创、自练、自强成为一个个“小学霸”“小学神”,这可能才是无数“鸡娃”所应思考的正道。


邱磊

(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教师)


来源 : 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19日第02版

收藏 邀请

相关分类

精彩阅读

推荐资讯

广告位

扫描,进入官方淘宝店

扫描,关注官方微博

联系我们

QQ:84951362

媒体合作
校园投稿: tougao@gxdmw.com
商务合作: admin@gxdmw.com

手机版|手机版|小黑屋|联系我们|关于我们|高校动漫网

Powered by Gxdmw.Com X3.4© 2008-2023 Discuz Team. 苏ICP备1202846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苏B2-20120251 公安机关备案号:苏32058202010001号 |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1312006002